- 医院环境
- 医院荣誉
- 社会公益
痛风合并肾病,怎么做好自我管理?
大家好,我是风湿免疫科医生张利君。痛风合并肾病也是痛风中后期常见的“搭配”,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痛风合并肾病除了血尿酸值高,会发作痛风急性关节炎外,还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水肿、血压高及镜下血尿,持续性或间歇性蛋白尿等肾病表现。那么在诊断出患有肾脏疾病后,除了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外,患者自己在饮食、运动和生活管理上,还可以做些什么有利于病情恢复呢?
一、痛风合并肾病的饮食管理
01/限制嘌呤摄入
摄入过多的嘌呤,会增加患者血液中尿酸的含量,而肾脏损伤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容易使尿酸堆积在肾脏,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为肾结石及尿道结石埋下隐患,故而痛风合并肾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嘌呤的摄入。
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患者不能吃肉。建议患者选择嘌呤含量较低的动物性食物,且在进食肉类、水产类食物时,可以先将其切片,用热水焯一遍再烹饪,这样可以溶解肉食中的部分嘌呤。当然,动物内脏、鱼子、鱼汤、肉汤等还是不建议食用。此外,在吃动物性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等能促进尿酸排出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02/及时补充水分
适当多喝水可以帮助尿酸的排泄,同时痛风引起的肾病大多是痛风结石沉积在肾脏所致,适当多喝水也有助于减少结石。故而痛风合并肾病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夏季和运动后,且不建议患者非等着渴了之后饮水,最好是想起时便饮水,保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大量饮水给肾脏带来负担。对于经常外出的痛风合并肾病患者,也建议随身携带方便的瓶装水,有助于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和预防缺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痛风合并肾病患者出现肾衰竭,并且排尿减少时,由于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诱发全身水肿和体重增加,甚至可能并发心脏衰竭以及高血压等。因此这类人群需要控制水分的摄入,建议每天饮水量不超过500毫升。但如果有其他情况,建议这部分患者最好联系自己的主治医生,根据个人真实情况来决定自己的饮水量。
03/低蛋白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
针对多数出现蛋白尿的患者,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处于不同阶段且漏蛋白程度不同的患者,对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求也不同。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每千克体重0.5~1.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60%。注意,对蛋白尿定量超过3.5克的大量蛋白尿患者,每天每千克体重0.6~0.8克蛋白质。
肾病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如果短时间内大量蛋白质漏出,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痛风合并肾病的患者,平时可以通过吃鸡蛋、喝牛奶等补充优质蛋白质。
二、痛风合并肾病的运动管理
痛风合并肾病患者随着肾功能的下降,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的下降、肌肉萎缩、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适当进行运动康复,能增加患者的心肺耐力、改善肌力和肌肉容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缓肾衰进展。合并肾病的患者伴随肾功能下降,运动前应该去医院做体力活动和最大摄氧量评估,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建议痛风合并肾病的患者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性或灵活性训练。有氧运动:如体操、步行、骑车、游泳等,对改善心肺耐力有很大帮助。抗阻训练:有拉伸拉力器或弹力绷带、抬举哑铃、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部分运动需要沙袋和弹力绳等辅助。灵活性训练:包括太极拳、广场舞、八段锦等,主要通过柔和的肌肉拉伸和慢动作练习,来增加患者肌肉的柔韧性及关节活动范围帮助防止肌肉在其他运动中拉伤或撕裂,一般多与有氧运动训练相结合,在运动训练的开始和结束阶段进行。
三、痛风合并肾病的生活管理
01/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合并肾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会这样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肾脏疾病的特点,害怕会发展为尿毒症或其他可能会威胁生命的病症。实际上,肾脏疾病并不是都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只要积极进行治疗,多数也能达到控制病情、改善肾功能的良好效果。因此建议患者积极调整心态,树立可以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豁达,也可以与病友多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安的心理。
患者还可以多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法,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情。此外,帮助调整情志还有很多,可以进行一些不太劳累的文娱活动,比如看书、听音乐、玩牌、钓鱼、玩电游等,但不可过分沉溺。当然,最重要的是使自己保持心态平和,对待事情能够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
02/创建舒适安静的环境
痛风合并肾病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时,应当卧床休息;而慢性者也应劳逸结合、坚持身心愉快、防止劳神过度等,所以建议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应尽量避免外来的物理性刺激,例如灯火、噪音、闷热、寒冷等;收音机、电视机、说话等音量不宜过大,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或不安的情况。并且保证患者的居住环境干净、卫生、温暖、通风,患者休息使用的枕头、被褥等也要做到舒适、保暖、透气,以及定期除螨。
ICP备案号:蜀ICP备19017350号-1
(青)医广(2022)第04-22-510105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