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有哪些不良反应?哪些痛风患者可以用?

  对于痛风患者以及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为了防止尿酸过高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医生根据患者个人开具的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那么这些药物长期使用没有副作用吗?所有痛风患者都可以使用吗?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讲一讲非布司他这一痛风患者常用药物。

  

  1、国内外指南关于非布司他的使用建议

  2013年起非布司他在中国上市,欧美上市时间分别是2008年和2009年,在欧美的痛风指南中,非布司他为一线降尿酸药物,其具有强效、安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整剂量的优势。

  非布司他同样作为中国的一线降尿酸药物,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国内外诊疗指南均不推荐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常规进行药物尤其是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在2019年11月13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2020年痛风临床实践指南(草案)》中指出:“抑制尿酸合成药(即非布司他)本身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本身可以引起肝损害。”。对于痛风患者和部分有合并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前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非布司他的不良反应

  不管什么药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无论服用哪里生产的非布司他,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非布司他的不良反应包括:

  1. 常见不良反应:服用非布司他可能会出现头痛、腹泻、背痛、皮疹、关节痛、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2. 肝损伤: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在肝的代谢产物为非活性物质,49%通过肾脏排泄,45%经过粪便排泄,轻中度肝损伤患者可以使用,重度肝损伤患者不建议使用;3.5%的人服用该药后转氨酶升高,用药过程中出现疲乏、厌食、黄疸、尿色加深或右上腹不适,这时就要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的总胆红素等肝功能,当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就要暂停用药。  
  3. 药物相互作用:非布司他对然药物相互作用少,但是和硫唑嘌呤、巯嘌呤合用可使以上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和茶碱合用可使茶碱的血浆浓度升高。也就是说,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和上述药物合用;如果必须使用上述药物,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或调整。
  4. 心血管风险:对于痛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时要谨慎。如合并有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的痛风患者服用非布司他前要慎重评估,在降尿酸期间还需要监测心脑血管风险,监测内容包括心肌梗死、卒中及肝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3、非布司他适用的痛风患者

  不是所有的痛风患者都可以使用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尿酸排泄减少型、尿酸生成增多型和混合型。非布司他通过选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而达到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最适合尿酸生成过多型。此外,需要首选非布司他的患者有以下几类:

  1. 轻中度肾功能损害:非布司他主要在肝脏代谢为非活性物质,49%通过肾脏排泄,45%经过粪便排泄,属于双通道排泄药物,因此对于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痛风患者,应当首选非布司他进行治疗。
  2. 别嘌醇不耐受的患者:我国有0.6%的痛风患者服用别嘌醇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重塑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剥脱性皮炎等。别嘌醇属于非特异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在结构上与嘌呤高度相似,因此别嘌醇除参与嘌呤分解代谢的调节外,还参与嘌呤其他代谢的调节。而非布司他属于特异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不干扰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不良反应较别嘌醇小。因此,不耐受别嘌醇(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痛风患者,应当首选非布司他,遵医嘱进行治疗。
  3. 血尿酸控制不理想:非布司他可以同时抑制还原型和氧化型的黄嘌呤氧化酶,较小剂量就能发挥强大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而别嘌醇只对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对氧化型无效,因此非布司他双管齐下、两者兼顾的特性决定了它比别嘌醇更高效。

  但不管如何,痛风患者在选择药物前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再决定使用哪种药物,忌患者自行用药。

  • 医院环境
  • 医院荣誉
  • 社会公益

ICP备案号:蜀ICP备19017350号-1
川中医广【2024】第11-18-531号